韩信惨遭吕后处死,死前留下一句话,为何刘邦听后冷汗直流?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刘邦来说,战场上的韩信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可是下了战场,韩信却是除了项羽之外潜在的最大祸患。

都说帝王身侧岂容他人酣睡,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初,便已经动了除掉韩信的念头。但是刘邦在此之前曾对韩信立誓,许下“三不杀”韩信的誓言。

所谓“三不杀”者,乃“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原本得到了刘邦这番真情实意的许诺,韩信以为可以在以后的岁月里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可惜,刘邦虽不杀,却有人帮他杀,这个人就是吕后,刘邦的结发妻子。

韩信被吕后设计招入宫中处死之前,曾大呼“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尔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彼时,刘邦还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当这句话传到刘邦的耳中时,刘邦可谓是脊背发凉,更是坚定了要除去韩信的念头。当他得知韩信已除,当即仰天大笑,心腹大患已除,可谓高枕无忧矣。

落魄贵族

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28年左右,是当时韩国的王室子弟。原本也算作天潢贵胄的他却并没有享受多久锦衣玉食的生活。

公元前230年,韩信出生的两年后,韩国就被秦国灭国了,为了躲避战乱,韩国皇室都躲到了楚国境内。

真不知道该说是幸还是不幸,幸的是彼时韩信尚且年幼,正是不记事的时候,对国破家亡,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不幸的是,韩信虽不记得自己曾出身高贵,但是他身边的人还记得,甚至给幼年的韩信灌输的也是贵族的生活理念,并没有教给他该有的谋生手段。

这也直接导致了韩信少年时期过着,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会经商,不能种地,终日里游手好闲,四处讨饭的生活。

因为终日里腰中悬挂着贵族才能佩戴的宝剑招摇过市,但是吃饭却还要靠好心的漂母施舍,韩信曾被人十分地看不起,他们甚至有时会在路边拦下韩信,让他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只是为了折辱他。

受尽折辱的韩信却并没有得到好心的漂母的安慰,漂母反而激励他要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条出路。就这样,韩信最终还是选择走出了那个困住他的方寸之地,转身投进了动荡的时局,寻找一条可以发挥自己本领的道路去了。

成也萧何

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一直在项羽的麾下做事。可惜的是,韩信在战场上还没有打出名声来,他曾受人胯下之辱的事却先传扬了出来,面对别人的羞辱,韩信并没有反抗的举动,这在当时十分地为人不齿。

也正是因为这样,韩信虽然投到了项羽的帐下,但却并不得重用,甚至屡次献计都未曾被项羽采纳。这样怀才不遇的日子让韩信看不到希望,他终日游离在项羽集团的边缘,进退两难。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彼时秦朝暴政,四处皆是动乱,群雄并起,四方割据。韩信不是非项羽不可,于是,在刘邦入蜀地之后,韩信连夜逃出了项羽的军营,转而投到了刘邦的部下。

但是,因为韩信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刘邦对他的投诚也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只是将韩信安排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职上,眼看着自己再度施展无门,韩信再一次对刘邦失去了信心,再一次连夜奔逃,想要逃离刘邦的队伍。

只是这次和上次不同,这次他的离开得到了挽留,这个挽留他的人就是韩信。

败也萧何

经过萧何的一番挽留,韩信最终也没有离开刘邦的军队,而劝回了韩信的萧何则又转过头来找到了刘邦。

他是要向刘邦检举韩信吗?并不是,几经交谈,萧何早已认可了韩信的学识,他这次找到刘邦,是要向刘邦举荐韩信。

此时的刘邦正在犯愁被困此处,无法发展,萧何的引荐就像是为瞌睡的人带来了枕头。而刘邦和项羽的最大差别就是,刘邦虽然自身实力不行,但是他听劝,就这样,在萧何的再三担保下,刘邦为韩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封赏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他军中的大将军。

在其后的岁月里,韩信为刘邦出征征战,打过无数的胜仗,韩信也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战神,更因为其用兵如神,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

如果时局一直都是动荡的,那么韩信也许会在征战中结束自己的一生,虽然辛苦,但时刻都在尽自己的所能去追逐心中的那个梦。

可惜,韩信太能打了,在他披甲挂帅连年征战的努力下,汉朝已初具形态,而在结束项羽的那场垓下决战中,韩信的所为也为自己埋下了祸端。

众所周知,项羽最终战败于四面楚歌声中,可这场战争的决胜性人物却不是刘邦,而是韩信。起初,面对战败逃走的项羽,韩信并没有乘胜追击,他选择了原地驻兵,坐观刘邦围剿项羽,却不想,刘邦面对战败逃窜的项羽依旧没有胜算,只能凭借兵力之重将项羽看看合围在垓下。

为了让韩信相助,刘邦无奈之下封韩信为齐王,虽然此举成功让韩信继续出兵帮他围剿了项羽所率残部,但是刘邦也埋下了对韩信的杀心。

在围剿项羽成功后,中原大地已无刘邦难敌的人,最大的隐患变成了韩信,而韩信接下来也开始了他被一贬再贬的经历。

从有封地掌实权的齐王,再到空有虚名的楚王,到最后的淮阴侯,每一次的贬谪都在消耗着韩信的耐心。

只可惜,意志消沉的韩信并不是刘邦想看见的,他想这世间再无韩信。于是,忧君之忧,吕后派萧何传信将韩信骗至宫中,结果了韩信的性命,从此,世间再无韩信,而那个当初给了韩信名扬天下的机会的萧何,却也成了解决他性命的帮凶。

小结:

都说韩信是国士无双,可是他的人生却只在战场上灿烂过,本应该功成身退的人也因为帝王的猜疑而最终丧了命。

而在韩信生命走向终点时,他喊出来的那句话可以看出,他应当是后悔了的,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自立为王,于刘邦,项羽三权分立,而是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自己向刘邦俯首称臣。

面对蒯通劝告他自立为王时,他回复道:“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脱衣给我穿,分食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如今的成就。”

但从这段话不难看出,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一心想要做辅佐刘邦登基的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出将入相就已经是他的毕生追求了,只可惜刘邦已经容不下功高震主的韩信了,最终也只是给了他一个身死道消的结局。

- 出处:林天聊史

栏目:历史
2023-12-25 (

更多浏览
直奉战争:直系和奉系争夺北洋政府主导权
中国50年代撤销的八个省,你知道吗?
曾经雄踞西北地区200年的党项族现在去哪里了?
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反目背后内情
曾经是“五谷”之首的粟,究竟是怎么被古人食用的
台湾江南案始末:是蒋经国下令暗杀,还是另有其人
探索西藏十大神秘事件:野人曾袭击人类
张作霖生了8个儿子,揭秘张学良7个弟弟的结局
貂蝉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那吕布杀董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揭秘:赵飞燕皇宫情史,终身不孕的玄机!
一战后德国要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都按期足额付完了吗
中国古代的蓄奴制度:各朝严酷的蓄奴法律
徐阶:正直与腹黑并存,明朝的头号政治家
三国乱战,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呢,是谁在镇守边疆
镜头中的民国:古城新都 高清珍贵老照片
宋瓷五大名窑有什么区别?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