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短评 | | 文章搜索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收藏好文章

往期周刊
封面文章
经典微文

微文周刊·2019年第8期

>>

人文 栏目

相声这两个字怎么来的?一分钟看懂像生、象声和相声

宋代“百戏”杂陈,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相声,但百戏中说唱类的很多,所以和现代相声有渊源的伎艺可不少了。 比如讲史、小说、商谜、合生、说诨话、说诨经、诸宫调、学像生、学乡谈、叫果子、小唱等。

而现代相声这个名字,和当时的像生是有渊源的。

从宋代一直到清代,都有像生这个词。它和现代的相声意思还不一样,一般会在前面加上“学”或“乔”,也就是学像生或乔像生。所谓学或乔,都是模拟模仿的意思,而像生则是跟真的一样。

这东西搁现在,大概叫模仿秀。模仿什么呢,活物或者物件。但模仿最多的还是声音,跟“叫声”、“叫果子”之类的伎艺接近。很多甚至来源于市井的商贩的吆喝:“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声调,间于词章,以为戏乐也。”(宋《事物纪原》)

不但“采其调”,而且还要进行加工和美化,才能“以为戏乐也”。

元代杂剧中也有像生,事实上这种像生的说唱成分更多。但明清之后更多是象声,这种象声的指向更单纯——口技。

口技,百戏一种,也叫口戏。俗称“隔壁戏”、肖声、相声、象声和像声。隔壁戏这个名字很有意思,那是因为(它)“以青绫围,隐身其中,以口作多人嘈杂,或象百物声,无不逼真,亦一绝也。”(李声振《百戏竹枝词》)

象声基本上就是口技,有“明春”和“暗春”之分。明春的表演事实上和今天的相声已经很像了,只是仍是以口技为主;暗春就是刚才说的,表演者主要躲在布幔后,观众只能听见声音。

这么一捋,看明白了。通常认为相声是源自宋以前百戏中的像生,由像生到象声再到现在的相声,这是一个传承。但传承到现在,像生或象声都不能直接和现代相声进行对比了,也就是说传承的只是名字。

虽然如此,但也是有传承的。很多人把相声的产生,完全归于朱绍文(穷不怕)先生。说他因国丧而被迫改行,偶然发明了这种表演形式,未免有失偏颇。

出处:搜狐 / 吴先生讲故事
------------------------------------------         短评留言         ------------------------------------------


栏目:人文
2019-02-18 (
微文周刊 2019年第8期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周刊(www.wx24.cn) V10.1
Copyright ©
2014-2024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