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肖邦 | 只为这支曲子保留耳朵


只听一支曲子。

只为这支曲子保留耳朵。

一个肖邦对世界已经足够。 
谁在这样的钢琴之夜徘徊? 
   
可以把已经弹过的曲子重新弹过一遍, 
好象从来没有弹过。 
可以一遍一遍将它弹上一夜, 
然后终生不再去弹。 
可以 
死于一夜肖邦, 
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活过来。 
   
可以把肖邦弹得好象弹错了一样, 
可以只弹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只弹经过句,象一次远行穿过月亮。 
只弹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阳光, 
或阳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块黑暗。 
可以把柔板弹奏得象一片开阔地, 
象一场大雪迟迟不敢落下。 
可以死去多年但好象刚刚才走开。 
   
可以 
把肖邦弹奏得好象没有肖邦, 
可以让一夜肖邦融化在撒旦的阳光下。 
琴声如诉,耳朵里空无一人。 
根本不要去听,肖邦是听不见的, 
如果有人在听他就转身离去。 
这已经不是肖邦的时代, 
那个思乡的、怀旧的、英雄城堡的时代。 
   
可以把肖邦弹奏得好象没有在弹。 
轻点,再轻点, 
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 
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 
可以是 
最弱的,最温柔的。 

  

——欧阳江河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生平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东风》,4部谐谑曲、3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多夜曲等。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年),波兰出生的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他对钢琴音乐的发展功不可没,帮助确立了钢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地位。他利用钢琴音乐延音踏板的技术革新,创作了大量独具钢琴特色的作品。肖邦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所创作的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和前奏曲融入了波兰民间音乐的节奏与和声色彩。他的作品常具有抒情、生动、华美的特点。


肖邦生于华沙近郊的热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父母亲分别是法国人和波兰人。曾随家庭教师学习音乐,后来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就读。19岁在维也纳首次举办专业演出,演奏自己的钢琴作品。1831年肖邦定居巴黎,很快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演奏家和钢琴教师。1836年结识小说家、女权主义者乔治·桑(迪德望夫人)并相爱。肖邦一生的优秀作品很多作于1838–47年两人同居期间。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与乔治·桑分手后,他饱受肺结核病痛的折磨,完全提不起兴致作曲。1848年他游历英格兰、苏格兰,在当地演出了几场音乐会。1849年死于波兰。



《升c小调夜曲》No.20 ,Op.Posth

克列金斯基(Jean Kleczynski)认为:“那是在描写平静的威尼斯之夜,在恐怖的谋杀景象之后,海水淹没了尸体,但依旧一平如静地反映着月光。”或许,他在左手波浪般起伏的伴奏,和主题旋律的不和谐音中,发现了充满悬疑的描写性格,才产生了如此的联想。芬克(Henry T.Finck)则对此曲推崇备至,他说:“在这四页乐谱中所包含的巨大情绪变化,以及天才般的戏剧精神,比许多400页乐谱的歌剧更丰富而强烈。


英国一位管风琴家威尔拜(Charles Willeby)则说:“如果以简单性(Simplicity)作为判断艺术的因素,我们再也找不到比它境界更高的艺术作品了。”根据美学中“饱沃原则”,也就是创作应以最简单的素材,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那么这首《升c小调夜曲》无疑是旷世精品。

中间一段的效果与谱面的表情记号略有出入,弹奏时可以参照二者而定,由于肖邦的夜曲细节上变化非常丰富,因此本曲短短三页,也花费了两天时间,力求音效尽可能自然。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

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升C小调即兴幻想曲 Op.Posth

第一部分,上下起伏的快速旋律表现出热情奔放又富于幻想的情绪。整个第一部分可分为两大段四小部分,共42个小节。序奏中以主和弦的第五音作长音出现,犹如响亮的号角,吹出战士略带忧郁的主和弦琶音,预示着战歌的响起。在悲壮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a部分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不断重复的主旋律,在让人印象深刻的快速中奔流出热情的主题,升六级与升七级音在主旋律的流动中增添出独具特色的美丽,和弦琶音上在不偏离主和弦的基础上运用带有变化音的正三和弦,使旋律在热情中尽情畅想。欢动的主题没有一丝阴晦,可比太阳的光与热。在属和弦连接的b部分,可说是仿如走出主旋律,不断在属功能和弦中徘徊。像在忧郁,又像在急切的表达什么。

15到24小节的b部分在感觉上像是a部的尾续,因此ab合成一段,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乐段。但在属功能组的乐音不断徘徊召唤着主旋律的同时,突然截止。第二大段的a`部顺应着召唤出现。这部分可说是完全重复了a部主题,但在情绪的反应上也更加激烈。当激烈的情绪达到一个爆发点时,第二大段的后半部c突然用一个半音阶与主和弦的不断从高到低的重复,来宣泄在这热情与激情背后的情感。

整个第一部分是在热情与焦躁的忧郁矛盾中重复度过的,也引出了第二部分――甜美的旋律透露出世俗的感伤。中间部分,气息宽广的歌唱性的主题,优美如歌,充满柔情。大概可以分为两端重复的旋律。在这重复旋律的不经意间,反应出了肖邦优柔寡断,为国家愁心而不能尽力的遗憾。这种不得志,不能尽力的遗憾,在旋律中不断重现直到感伤加剧,不知如何才能平息,又不能平息,只想宣泄而出。

在高昂的雄心壮志后,在现实磨砺下而感知自己无法如愿完成自己的志向后。有的,是对抗现实的冲动,有的,是对自己伟大志向的向往与追求的决心。

在速度更快,热情更高的情绪下,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不同的是作者的决心与动力,相同的除了伟大志向外也有了同样的却更加剧烈的忧郁徘徊。在这徘徊后所隐藏的可能是更鉴定的信念吧。

在余韵袅袅的在低声部重复的中段旋律中,乐曲走到了终结。在结尾主和弦上不断维护主调旋律的乐音中止时,结束的两个极弱和弦象是微露的曙光,使人产生一种期待,一种希望。

第三钢琴奏鸣曲 b小调,OP.58 演奏:Stephen Hough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第一主题开始时进行曲风格,但不久便雾气茫芒,加入了悲叹,美丽崇高的第二主题冲破悲叹,又诱导出如歌的旋律。哈聂卡怀这个旋律有“早晨的清香”,它扩大后,变成“玫瑰花园”。


第二乐章:谐谑曲,极快板,优雅而轻快。主旋律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有关联性,中间部为主要部分的应答。哈聂卡, 形容这个乐章“犹如被微风吹着的山茱萸,急躁、可怜,又轻快地摇摆。

第三乐章:最缓板,具有夜曲特征,尤其中段,冗长而甜美。尼克斯说,“这中段令人想起,在很长的美丽的梦中某处,忽然觉醒,有作者自己恍惚的容貌。与其说这是作曲,不如说它是幻想。

第四乐章:极急板。终乐章不但华丽而且充满热情,与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奏鸣曲与第二号相隔5年,结构同样非常宏伟。

- 出处:番茄古典音乐(公众号)

栏目:音影
2017-07-26 (

更多浏览
玖月奇迹《梦回浏阳》,带我们领略美丽浏阳
民乐《茉莉花》,聆听花开,沁人心脾
八一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首经典战歌精选
人体,童话般的纯净
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醉人的埙曲《鸿雁》《追梦》《白狐》
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去世,享年77岁
这才是手机的正确拍照方法,以前都白玩了!
西塞尔演绎《莫尔德颂歌》
一首让亿万中国人泪流满面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
钢琴大师 阿图尔·鲁宾斯坦
一曲优美的小提琴 《寂色》
提琴精灵林赛·斯特林《钟声颂歌》
天籁之音《醒来》!震撼了
二胡版《梦驼铃》,你从未见过的美!
指挥家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何细微之处源自他们的“左手”?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