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城管的时代,1933-1946的小贩真牛气!

海达·莫里循女士

   海达·莫里循女士(1908-1991),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她少年时代就爱好摄影,自1929年起在慕尼黑国立摄影艺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学习。

    毕业后1933年,她应聘来到北京阿东德国照相馆做管理工作。1933-1946年在北京居住期间,她先后到河北、陕西、江苏等省采访拍摄,作品达5千多张。

    本辑影像,海达·莫里循女士主要拍摄于北京,记录摊贩谋生的市井生活。

 

   卖糖果小贩摇拨浪鼓招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街头理发师用铁黄或锁子招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男子在街道上推手推车。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一辆三轮自行车在街头。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维修竹制品器物的手艺人。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维修柳编制品的手艺人。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做糖画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摆地摊卖粉条。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摆地摊卖食品。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摆地摊卖剪纸。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期间卖纸花摊前的女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摆地摊卖烟花爆竹。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求施舍的乞丐。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街头摆摊代人写字。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小吃摊。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小道士打梆子以吸引人群。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水果农家小贩,很惬意很自在。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销售纸扇和风铃的摊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走街串巷打竹板上门说唱乞讨的人。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耍猴卖艺人。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流动磨刀匠吹喇叭招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木炭的小贩,摇着小鼓招引顾客,篮子里是木炭。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饮料小吃摊,小贩手里敲打着物件招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小百货摊贩敲响铜锣,以吸引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街头艺人敲打牛骨铃铛拍板吸引人们。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家居用品的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小贩出售毛皮耳套。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小贩出售盖帘。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糖葫芦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竹制日用品的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竹制日用品的地摊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卖衣服的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在春节一个书摊前的顾客。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装满蔬菜的人力车。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摆地摊卖卷轴画小贩。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过年时摆地摊卖风车和糖葫芦串。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街道上的人力车、独轮车和自行车。照片大约拍摄于1933-1946之间,莫里循/摄。

 

微言大义

   在海达·莫里循拍摄的北京小贩市井生活里没有城管的身影,那时还没有城管,小贩谋生虽很艰难,但没有面对城管的恐慌。

  莫里循女士用自己的镜头将北京小贩对生活的自信和飘逝的神韵永远定格于照片的记忆里。

- 出处:罕见老照片(公众号)

栏目:历史
2017-05-04 (

更多浏览
潼关和开伯尔山口地形相似,为何一个固若金汤,一个屡遭攻破
“流氓皇帝”刘邦,都曾做过哪些“流氓”之事
敦促日本投降!美将军国会演讲:原子弹下无冤魂
杂牌军武器普遍不如中央军,为何阎锡山晋绥军炮兵实力堪比中央军
一个造炸弹的狂人,他办的这本杂志,影响中国100年
清王朝在一统中原过程中,为何在南方遭到的民间抵抗要比北方多
日本人最崇拜的五个中国人, 你可能一个都猜不到!
特蕾莎 | 她是穷人的天使,她是人类的福音
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天安门诗抄》精选
英国历史上为何有7位女王,成为欧洲女王最多的国家
从东欧强国沦为菜鸟,被瓜分3次最终亡国,波兰是如何玩残的?
貂蝉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那吕布杀董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大清帝王,被埋了
历史故事 名相狄仁杰
中共与日共:曾经的“兄弟”为何数十年不睦
中国历史上的14次人口大灭杀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