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要花多少心思在她的手指甲上?爱美的不止有慈禧!

说起古代女人的长指甲,人们第一个会想到的人一定是她▼▼▼



慈禧的每一张照片里,都可以看到她修长的指甲和精致的指甲套。不过,爱留长指甲的可不止慈禧,古代的女子们对这指甲的护理热情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女生们。


古代社会对女性的纤纤十指,也有着独特的审美时尚。我们从历代文学作品中,就可读到不少描写女性手指美的例句。如《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手指的纤细秀美,固然由天赋条件所决定,但也可借助于妆饰手段。最常见的妆饰方法是将指甲蓄长。唐顾况《宜城放琴客歌》:“头髻霎辔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即述及这种蓄甲之举。


其实在中国古代,蓄甲并非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可为之。如《庄子·德充符》记:“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不爪翦”即不剪甲,包括手指甲和脚趾甲,全都蓄而不剪。不过这种蓄甲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出于一种迷信。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身体上的一切,包括头发和爪甲,全都受之于父母,是生命的一部分,容不得丝毫的损伤,否则就是对生命的亵渎,对父母的不孝。在这种观念驱使下,人们的发爪大多蓄而不剪,即便偶有脱落、折断,也不能随便处置,而要将其妥善埋之。


后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便不再蓄留指甲,只要指甲长到一定的长度,即将其修剪。不过需择吉而行,不能随时为之。我们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养性篇》中,即可看到这样的记述:“凡寅日剪手甲,午日剪足甲及烧白发,吉。”由此可知最迟在唐代,人们已有勤剪指甲的习惯。


至于在广大妇女中间,因出于对美的追求,蓄甲之习一直保留。不过这种蓄甲并非留而不剪,而是保持在一定的长度,超过这个长度,仍要进行修剪。从一些古代画作资料看,唐宋妇女的指甲长度,最长也不过留至半寸左右,直到明代以后,才有将指甲留长至数寸的现象。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写胡庸医给晴雯看病时,只见晴雯从幔中伸出手来,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红的痕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宝玉私下去看望病重的晴雯,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地一咬,“只听得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手里”。可见蓄甲之习,在当时是十分平常的现象,连奴仆、丫环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蓄一根数寸长的指甲,起码要年把工夫。指甲长了,稍不留神,就会折断。为了保护这种指甲,人们特地在手指上加照一个指套,俗称护指。又称“指甲套”、“护甲套”、“指爪套”、“义甲”。制作护指的材料最初只用竹管、芦草,后来发展到用金银宝石。古代贵妇很早就有护甲的习尚,流行戴指套。吉林榆树县汉墓,就出土有金指套。隋代贵族女孩李静训墓,也有出土数件银指套。江苏扬州市郊,出土有清代金指套,套面刻有连钱纹。


金护指,吉林省榆树老河深汉墓出土。


清代护指传世品极多,绝大多数以金银做成。古代满族妇女都喜在无名指和小手指佩戴指套。故宫旧藏有清代各式指套:金累丝点翠竹叶纹指套、金镂空“万寿无疆”纹护指、银镀金镂嵌珠宝加珐琅彩指套等,长4厘米至14厘米不等。慈禧太后很喜欢用这种饰物,不过她所用的护指,在造型上更加细长。《清宫禁二年记》中记载:“(太后)右手罩以金护指,长约三寸。左手两指,罩以玉护指,长短与右手同。”


清 錾金蝙蝠纹指甲套


民国天笑《六十年来妆服志》;“以前女子每留长指甲……长者有至三四寸者……其保护此指甲,使不损坏者,有套以银管者,名之曰‘银指甲’。”


除了戴护指外,古代妇女还有染指甲的风俗。旧时妇女,每逢七夕,常聚集在一起,用她们自制的染料,将十个指甲染得通红。这种风气一直流传到今天,现代妇女用指甲油染指甲的做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关于这种习俗的产生时间,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


唐代妇女已经有了染指甲的风俗。唐代诗人李贺的“烛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和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等诗句都是对妇女染指甲风俗的描写。前者虽然没有说明是染甲,但描绘了妇女在烛光下制作染指甲材料的情景;后者则直接说出十指浸染后的情况。


染指甲习俗,自隋唐迄今,一直流行。古时染指甲,主要用凤仙花捣烂,敷于指甲。一染成淡红,三染成绛红,洗涤不去,至新甲长出,方退去。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染指甲》:“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古代女子指甲妆饰大多是红色,称为“红指甲”以凤仙花染成红色指甲,故名。简称“红甲”。唐张祜《听筝》诗:“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明杨维桢《凤仙花》诗:“夜捣守官金凤蕊,十尖尽换红鸦嘴。”明瞿佑《渭塘奇遇记》:“要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明田艺衡《留青日札》:“以凤仙花和白矾捣之,染为红甲。”可见染红指甲之风,自隋唐以来,一直流行。


以凤仙花染甲,手续至为复杂,周密《癸辛杂识-金凤染甲》记有其详。其称:“凤仙花红者,用叶持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敷)甲上,用片绵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


除凤仙花外,指甲花也是染指甲的上好材料。那是一种热带灌木,由西域移植于南国,也在夏季开花,其叶中含有红汁,可以染甲。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指甲花,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亦胡人自大秦国移植于南海,而此花极繁细,才如半米粒。”因其多生长在南国,故以南方妇女所用为多,江南及中原地区的妇女,仍以用凤仙花为主。


晚清民国后,西方的指甲油传入中国,被称为“美爪液”或“染指油”。指甲油色彩鲜艳丰富,使用方便,深受妇女喜欢,19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也开始制造这种指甲油。


民国时染指油的广告


在以凤仙花染指甲的年代,妇女的指甲颜色一般都染成红色。从19世纪30年代起,又出现了五彩指甲油,除了传统的红色外,还增加了绯色、白色、玫瑰色、金银色乃至纯黑色。


可见为了美丽,古代女子与现代女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那一指长长的甲容,真是花费多久都觉得值得。只不过,这些也只限于在养尊处优的贵族妇人与小姐身上,就算是丫鬟和仆人也得是高门大院不用做苦工的,对于那些劳苦大众来说,恐怕是无福消受。所幸的是,今天每一个女人都有追求美丽指甲的权利了。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吴山,陆原;《中国服饰名物考》 高春明;《珠光翠影 中国首饰史话 》 王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 出处:一本正经说历史(公众号)

栏目:历史
2017-03-17 (

更多浏览
古代君王为何自称“孤”“寡”?
连喝水、单身都得交钱,盘点古代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苛捐杂税”
张学良在台湾幽禁照片:大山深处种菜取乐,赵四小姐陪到老
为什么100多万朱元璋的后代被杀了个精光?
“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是只有中国人在说吗?
历史故事:不平则鸣的韩愈
大名鼎鼎的《史记》有写错的地方吗,哪些地方出了错漏
同为航母,二战时为何美军被击沉11艘,而日军被击沉了24艘
秦朝徐福东渡日本三大谜团
汉朝初年出台的“老年法” 不赡养老人判死刑
历史上有哪些人够资格被称为“国士无双”?
恶人自有天收
一“病”30年,这个皇帝把大明彻底熬倒
世界上最长的一场战争:英法百年战争
苏州是如何逆势上位,成为实至名归的“江苏一哥”
饿死400万人的“乌克兰大饥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