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漳州守将质问陈友定:你是要做郭子仪,还是要做曹孟德?

陈友定是元末逐鹿群雄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他虽然没有像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那样恢宏的过往,但同样是元末的一位枭雄。元顺帝时,全国各地大范围爆发了农民起义,很多地方应时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民间武装。刚开始他们是为了镇压起义,后来有的逐渐做大,割据一方,得到朝廷的封赏和任命,成为一方大员,如陈友定。有的则直接成了元朝廷的中枢大臣,如察罕帖木儿和王保保。还有的则自己加入起义军,后来发展成为一方大势力,如陈友谅。在这一系列地方武装中,能够始终忠于元朝的并不多,而陈友定便是其中之一。可惜他的行事方式,却让部分元朝旧臣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误解,甚至有人直接质疑他要成为曹操之流。

陈友定,字安国,福建福清人。他祖上都是农民出身,并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是诗书传家。陈友定自小便没有读过多少书。不过他为人沉勇,喜好游侠。身强力壮,且武艺高强。乡里百姓对他都很敬服。他算是地方的一大名人。元顺帝至正中期,汀州府通判蔡公安到清流一带招募民兵,讨伐当地的起义军。当时陈友定已经从福清迁徙到汀州府清流县。一听说朝廷招兵,陈友定便非常兴奋,认为这是发挥自己才能,改变人生的重要选择。于是他积极前去应募。不仅如此,他凭借着自己的关系与蔡通判搭上了话。蔡通判与他进行了一番交流后,觉得陈友定有些异于常人。于是便任命他掌管这些刚招募上来的兵卒。毕竟很多都是他的同乡,这样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为了方便行事,陈友谅被任命为黄土巡检。

陈友定没有辜负蔡通判的信任,在随后的平叛活动中,多次立功。不久便被升迁为清流县尹。当时陈友谅派其大将邓克明攻陷汀州、邵州等地,准备进攻杉关,占领整个福建地区。当时的江浙行省觉得陈友定屡战屡胜,骁勇善战,于是任命他为汀州路总管抵御陈友谅的大军。双方战于黄土,邓克明军大败,只身逃走。第二年,邓克明卷土重来,攻陷汀州,急攻建宁。元守将完者帖木儿檄书陈友定救援,再次大败邓克明,收复大部分失地。江浙行省以其居功至伟,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随后又在延平设立分省,以陈友定为平章,自此,陈友定算是将整个福建八郡之地都纳入管辖范围。

陈友定算是真正占领了福建之地,成了类似于李思齐等关中四将之类的一大军阀。陈友定虽然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在福建却招致了很多的文学之士,跟随他们学习文史。同时也把他们当作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

陈友定在福建地区行事非常强硬、霸道。凡是不服从自己的地方官员或者势力,他会直接派兵将其诛杀。整个福建成了他的一言堂、后花园。当时的漳州守将罗良对此极为不平。于是写了封书信,言辞激烈地痛斥陈友定。他在信中写道:“郡县是朝廷的土地,官员是君主的臣子,仓是朝廷的外府;而你将郡县当作自己的家宅,使唤官员如同家仆,擅自使用钱粮,如果自己的私藏。你陈友定口口声声称要报国,实际上却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道足下想当唐朝的郭子仪,匡扶社稷,还是想当曹孟德,准备窃权篡位。”

这个指责不可谓不声色俱厉。陈友定始终奉行报国路线。他虽然飞扬跋扈,但是每年都坚持向朝廷运送漕粮。元顺帝还曾专门下诏褒奖他。可是他这样费心费力,却被别人说成是要当曹操,陈友定不可谓不愤怒。一怒之下,便将罗良诛杀。

陈友定在福建一带有些孤悬南方的意味。江西、浙江,包括海上,都是各个势力的起义军,而且实力都非常强大。能存活那么多年,还是得益于朱元璋的战略重点一直是陈友谅与张士诚。而且元朝始终不派兵南下讨伐,自己连南北呼应的作用都起不到。对周围势力,他打又打不过,唯一能为元朝做的就是运输漕粮,并坚守福建。后来朱元璋收拾了陈友谅与张士诚后,派兵南下,很快便攻占了福建大部分地区。陈友定坚决不听朱元璋的劝降,直接将明朝使臣诛杀,最后纵火自焚,也算死得其所。

参考文献:《明史》

- 出处:煮酒杂谈

栏目:历史
2024-01-06 (

更多浏览
饿死400万人的“乌克兰大饥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是谁最先提出的?
朱元璋之恶,超乎你的想象!
中国的省界为什么这样划分?
几十万满族人怎样灭掉两亿人大明王朝的?
俄乌战争期间,法国为何试图调停?看俄法的历史关系就能得出答案
流行近千年的“缠足”从清初就开始禁止,但为何直到清末才被终结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时为何执意杀害邓演达?
首富家族,满门抄斩
中国的古人都穿什么样的内衣?不要只知道个肚兜!
当三年清知府真能赚十万雪花银么?还算少了,实际要多得多
大武汉百年变迁珍贵老照片,带你领略风云武汉的真实面貌
日本侵华史上一个比南京大屠杀更惨的惨案
西汉12位皇帝,为何只有刘邦、刘恒、刘彻、刘询4位皇帝有庙号
为何两次鸦片战争都没把当时的中国人打醒?
勃拉姆斯音乐风格 勃拉姆斯的爱情故事介绍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