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锦衣卫,历朝历代还有这些你未曾听过的“特务”情报机构

间谍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一般来说,从事秘密侦探工作,运用各种方式为己方获得机密情报的人被称之为间谍,或者说情报工作人员。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情报工作。关于“间谍”、“特务”等情报人员的活动记载更是不绝于史书。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历代王朝都如此重视情报工作呢?

要想探究这背后的因果,我们要先简单的梳理一下历代关于情报工作的基本情况。

  • 先秦

“间谍”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古兵书《六韬》之中,这本书据传为姜太公所作。在其第三卷《龙韬》中曾这样描述“间谍”:“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简单的一句话,把“间谍”背后所蕴含的词意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部兵书都有对间谍的描述和记载。但真正对间谍活动及其理论进行完整论述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论述间谍理论的书。

  • 谍报第一人

说完《孙子兵法》,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公认的我国历史上的间谍第一人—女艾。众所周知,在夏朝的历史上,曾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太康失国。有穷后羿与寒促相继夺得了大权,并对夏王室进行了追杀。少康作为遗腹子被母亲带到了其母族有仍氏,长大后的少康积极组织夏人准备复国,但此时中原已经有了近四十年无王的状态,复国的难度非同一般。

就在少康为完成复国大业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女艾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左传·哀公元年》中有“少康使女艾谍浇”的记载。女艾本是夏朝的一位女性将领(夏商时女性可为将领,如商之妇好),她潜入寒浞的统治区,刺探各种消息,并将之源源不断的提供给少康,使得少康抓住了宝贵的时机,一举成功,完成了夏朝的复国大业,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少康中兴”。

通过对上述先秦时期间谍情报活动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时期的间谍情报活动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对于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方面的情报较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和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上古三代处于奴隶制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和民间的经济活动较少,或者说其作用与军事情报相比对于一个王朝命运的影响没有那么突出和直接。正如孙子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至于社会文化方面,此时社会文化的形态为神权所表示,而神权则与其他的一些权力被少量的统治阶级集于一身,统治者们在整个社会上占据着巨大的文化优势,他们往往是一个部落、一个王朝文化的引领者。因此,与被统治者们所直接掌握的代表社会文化的神权相比,军事方面的情报工作更难以测定,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 汉代

汉代出现了专门管理侦查活动人员的官吏“候吏”,“候吏”也可以简单的说是那些情报工作者的头头。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范昆、张德等人,衣绣衣,持节及虎符,用军兴之法(即战时制度),领兵兵镇压农民起义,由此产生了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朝“绣衣御史”,也称“绣衣直指” 。《汉书·百官公卿表》对其有这样的表述:“指事而行,无阿私也。”。绣衣直指往往深受皇帝的信任与宠爱,他们直接效忠于汉皇,执行皇帝的命令。

  • 三国

三国时期主要承袭汉制。曹操一人大权独揽,但面临着很多朝中与外部的反曹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侦查朝中大臣的言行,设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校事”。“校事”负责监察百官与吏民,刺探情报。到了曹丕称帝的时候,已形成了“上察百官,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愈任情,唯心所造。法造于笔瑞,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服复讯,”的猖獗局面。

  • 唐代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有唐一代,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成制度的情报特务机构。在唐代负责侦缉逮捕的官叫做“不良”或“不良人”,他们的统管者被称“不良帅”。不过从他们的职责来看,其性质更接近于后世的捕快与现代的刑警,也许这与唐朝时期高度的繁华与对外开放有关。

  • 宋代

宋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用“间”或者说各国对于情报获取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武德司为皇城司,负责宫禁护卫,刺探情报。需要注意的是,皇城司直属于皇帝,它的性质更类似与后世的锦衣卫,颇受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忌惮。

两宋战火纷飞不停,使得这段时期的间谍活动极其活跃。间谍的身份也变得非常复杂,遍布各行各业。小商小贩、僧道,甚至敌国的将领、妻妾,乃至于出使外国的使臣,都有可能是间谍。

  • 明代

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的大名可谓人尽皆知。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明朝所产生的专职特务机构并非只有锦衣卫和东厂。在很多影视剧中锦衣卫与东厂可谓是声名狼藉,但在当时,名声更臭的是西厂与内行厂,这两个“厂”在其存在的时间里,权势远超锦衣卫与“老牌子”东厂,甚至锦衣卫与东厂也都在内行厂的监视控制之下,只是因为其存在时间短于这两个老牌组织,被后人所往往忽视。

  • 清代

清朝统治者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没有设立公开的间谋特务机构。但众所周知,清初南方地区是反清复明势力最为庞大的地区,为了巩固统治,康照时在江南设立了“三织造署”,其职能除了给宫中供应丝织品外,最重要的便是给皇帝提供秘密情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便在任江宁织造时给康熙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康熙甚至曾多次叮嘱曹寅:“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

  • 皇权加强与情报工作

细细分析,便会发现,自汉以后,历代情报机构的工作范围都开始了扩大,其工作范围囊括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历代对于情报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实际上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皇权的加强使得最高统治者在统治时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官僚系统的欺上瞒下;正常官方体制在应对谋反等直接威胁统治的动乱时反应速度太慢等。

这些问题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有效信息无法传达;二是某些重要信息传递速度太慢;三是关键信息容易在官僚体制下被隐瞒。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皇帝需要对国家各个方面的情报都要有所了解,于是,作为皇帝耳目的情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刺探情报,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文:李光彩

参考文献:《六韬》《汉书》《明史》等

- 出处:搜狐 / 历史大学堂

栏目:历史
2018-11-28 (

更多浏览
暗杀周恩来:“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始末
5000多张照片,你奶奶才见过的旧中国,都在她的镜头里!
同是再造唐朝的功臣,为何李光弼含恨而死,郭子仪却富贵善终?
在农村长大的集体回忆,60/70/80后看过来
于谦生平故事大盘点
秦国四雄主分别是谁?谁的贡献最突出
史上最牛打工人,送走了10个皇帝
从人到神,包青天爆红的残酷真相
起底刘氏家族:一门三公,父子同宰,有何秘诀?
中国历史大盘点:一句话说透一个朝代!精辟!
科举大逃杀,细思恐极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六国的国君都有怎样的结局?答案令人意外
大明皇族多废物,他却是神一般的存在
牛!明代才子徐文长,仅用一篇文章换来一栋别墅!
靠几千兵力,为何东汉就能掌控整个西域?三大策略,解决诸多问题
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重税压得穷人喘不过气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