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悲怆终极内涵是生命

----

 

一直觉得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更适合冬日聆听。坐在阴冷的客厅里,透过蒙着薄薄寒霜的玻璃,向外望同样阴冷的世界。而外面,就像俄罗斯冬日里的旷野,一片片的白桦林,不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只有凄苦和荒凉。

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世界里,多愁善感与典雅并存。他的苦难以一种若断若续的语气道出,即使是他的无标题音乐,也同样呈现出鲜明的标题音乐特色,深深地浸染了后期浪漫主义的特色。

老柴的音乐与李斯特或是柏辽兹的音乐不同,他不需要其他艺术手段来辅助,倒是标题和场景需要他的音乐来润色。对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人们哪怕是第一遍聆听,也能明确地感受到它的意味。

然而,虽然柴可夫斯基在当时很受欢迎,但关于他的评价问题却一直有不同看法。音乐学者巴里奥认为:“柴可夫斯基除了十五首钢琴作品,富有创造性的韵味之外,其余的作品都陷于假古典主义、假浪漫主义的不良倾向,这妨碍了他取得像其他一些近代大师们所应有的发展。”

另一位音乐学者恺撒居伊则认为:“如果把柴可夫斯基看作是俄罗斯作曲家,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只是一个会作曲的俄罗斯人罢了。他对我们民族歌曲中的诗意、深情、宁静、恬美始终是陌生的。”

而音乐学家波尔盖和代尔莱阿斯则又是另一种看法:“柴可夫斯基的艺术虽然缺少精神的语言,但他真诚恳挚的内心,抵偿了这种的不足。在哀婉凄凉的感情上,他表达得淋漓尽致,感情起伏的力度,甚至可与瓦格纳相比。”

在对老柴的各种批评声中,内在结构不够紧凑,音乐语言欠精练是最普遍的意见。不过,我认为真正喜欢柴可夫斯基的人,注重的往往并不是这些技巧,而是被他从音乐中宣泄的真挚情感所打动。

比如他的这首《b小调第六交响曲》,最能体会到柴可夫斯基细腻丰富的创作风格。这部作品创作于 1893 年,题为“悲怆”。据说,柴可夫斯基在构思该曲时,时常眼噙泪水,而这首作品也以其无尽悲情的色彩和恢弘的气势,成为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这首曲子大概在 1893 年 8 月末至 9 月间完成。柴可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首演于同年的 10 月 28 日举行,可惜 6 天之后,柴可夫斯基便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而这首作品也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但之前曾经读过一篇野史,提及了柴可夫斯基创作这首作品时真正的背景。据说,该曲完成不久,柴可夫斯基就被人揭发了他同性恋的身份。彼得堡的一帮校友办了个私人法庭,审判柴可夫斯基,认为他有辱学院传统,命令他自杀,否则他们将使他身败名裂。柴可夫斯基无奈之下吞用砒霜,留下“悲怆”成了这位俄罗斯之魂的千古绝唱。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我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却确实对“悲怆”有了更深的体会。“悲怆”交响曲是老柴所有作品中的高峰,可惜他在创作的颠峰,被斩杀于愚昧与保守势力的刀下。细听“悲怆”,整部作品犹如一部坎坷的人生故事。老柴自己在手稿上写着,“此曲的终极内涵是生命。”

仔细聆听四个乐章,也可以以这个新的视角重新诠释。第一部份充满激情,信心与雄心;第二部份是爱情;第三部份是失望;最后全曲以死亡结束。年青时的幻想终究被冷酷的现实扑灭。生命中虽有轰轰烈烈,但毕竟不能逃避死亡。

“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理解的角度也都不同。但我想有一点大家应该同样都体会得到,那就是从作品中流淌出的浓郁的悲观情绪。恐怖、绝望、失败、灭亡,以及对一切享受人生的乐观态度的否定。

老柴在作品中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 伯恩斯坦指挥

 

 

本文插图来自美国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

- 出处:大音希声 美在高处(公众号)

栏目:音影
2018-09-05 (

更多浏览
小提琴、长笛与钢琴合奏《See You Again》
听一曲葫芦丝《竹林深处》,让心静一静
纸张上的艺术,脑洞大开,惊呆了!
罕见中华国粹!精细的绣工惊艳了世界
没听过阿尔比诺尼《柔板》,不足以理解美丽与哀愁~
学员齐唱《送给您,我的廖老师》,廖昌永感动落泪
2017年央视春晚全记录
迷人的女中音 | 陈敏《夜来香》
2016德累斯顿除夕之夜新年音乐会(全场)
韩国电子小提琴家热辣演奏维瓦尔第《四季·夏》
预示着浪漫主义到来的莫扎特钢琴幻想曲
古典音乐史上两条最著名的河流
写意黄山,大美无限
名曲《舒伯特小夜曲》伴芭蕾舞,美的享受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千零一夜圆舞曲》用舞蹈谱写新章
萨克斯版《飘摇》
首页 搜文 留言
 微学24小时网  所属副刊:综合微文   
微文24小时   m.wx24.cn